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450?8801,特别是在650?7001保温,碳原子会以很快的速度向晶界扩散,在晶界处形成0236并析出,由于铬原子扩散速度很慢,于是富铬相的析出形成晶间贫铬区,使得该区的含铬量远低于钝化所需的临界浓度,结果活化态的晶界贫铬区与钝化态的晶粒本体构成活化-钝化电池,而且晶界区面积比晶粒区面积小得多,势必造成大阴极、小阳极的不良格局,于是作为阳极的晶界区发生加速腐蚀,并沿着晶界(活化态的贫铬区)向纵深发展,以致完全破坏晶粒间的结合。
贫化理论较为圆满地解释了回火温度和时间、钢中含碳量、碳化物形成元素及其他抗晶间腐蚀元素等对晶间腐蚀的影响。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的相应的防治措施,如适宜的热处理工艺,加入固碳(或称耗碳)元素和降低35CrMo圆钢中含碳量等都能有效地用来解决不锈钢材料的晶间腐蚀问题。
上一篇:蒸汽处理的含义
下一篇:未来中国不锈钢市场需求预测